印度空军这回又整了个大动作,直接把采购114架阵风战斗机的提案甩给了国防部,这笔买卖总价超过2 lakh crore卢比,换成美元大概226亿,够买好几座小城市的。空军老早就缺飞机用,这次提案强调这些阵风得在印度本土组装,超过60%的零部件用本地货,法国达索公司负责带队,印度企业像塔塔先进系统公司也掺和进来。 整个事儿从空军递交文件开始,现在国防部内部各部门已经在过目,包括国防财务翼,接下来得去国防采购委员会那儿走一遭,再上国防采购理事会批。 如果这事儿过了,印度阵风的总装备量就冲到176架,空军手里已经有36架,海军那边也订了36架,全是政府间直接谈的。 这不光是补窟窿,还能打破印度军购史上单笔金额的纪录,顺带让印度成阵风装备最多的国家,比法国本土还多。
空军为啥非得盯着阵风不放,主要因为老装备快撑不住了。印度空军现在主力有近100架米格-21、60多架米格-29、48架幻影-2000,还有115架各种型号的美洲虎攻击机,这些家伙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货色,好多早该退役。 光是那300多架快报废的飞机,就得用新家伙顶上,但印度自产的LCA MK1A光辉战斗机进度太慢,今年8月底在班加罗尔搞的仪式上,8架里6架连发动机都没装,平视显示器之类的基本航电设备也缺。 原计划97架光辉得拖到2030年才能齐活儿,性能和产量都跟不上趟儿。 空军一看自家产品不靠谱,只能回头找阵风,这玩意儿上手快,维护体系已经建好,法国人产能足,现货随时拿,没啥额外政治经济捆绑。
展开剩余64%阵风这回的采购不是头一遭,早从2007年印度启动中型多用途战斗机招标开始,就折腾了好几年,到2012年1月阵风中标,本来约定首批18架法国造,后续108架技术转让给印度斯坦航空本土组装。 但后来技术转让和汇率问题吵翻天,合同金额都对不上号,直到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,干脆砍成直接买36架现货,分派到哈西马拉和安巴拉基地。 2016年9月印法重签协议,第一批阵风2020年陆续到货,到2022年全交付完毕。 海军那26架阵风M型也定了,用在维克兰特航母上。 空军用这些阵风在中印边境巡逻,和苏-30MKI一起演习,数据链共享顺溜,维护时间比老飞机短。
今年5月7日到10日的Operation Sindoor行动里,阵风露了把脸,对上巴基斯坦的PL-15导弹,靠Spectra综合电子战套件发警报,干扰信号让导弹偏航掉地。 阵风还挂载Scalp导弹,长距离打靶,砸中军事和恐怖目标,返航后维护团队查数据,确认电子战系统顶用。 这表现让空军更有底气推新采购,新批阵风计划用射程更长的空对地导弹,超出现有Scalp型号。 法国赛峰集团也跟印度签了协议,帮下一代AMCA战斗机开发高推力发动机,目标2035年投用。 达索还打算在海得拉巴建M-88引擎的维修大修设施,已经派技术员训本地工程师。
本土化是这笔买卖的重点,塔塔公司在2025年6月跟达索签了第四项协议,转让阵风机身生产技术,新厂2028年开工,每月能出两套机身。 这不光省钱,还帮印度航空工业学手艺,掌握四代半战斗机生产链。 空军算过账,每架阵风单价降到1.98亿美元,比2016年的2.4亿便宜不少,因为本土组装。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虽垄断市场,但动力不足,工业基础弱,接不住阵风的全套设计。 不过空军还是推,因为可选的少,俄罗斯米格-35、瑞典鹰狮NG、美国F-16I都不如阵风靠谱。
采购绕过传统招标,不用竞标和层层评估,空军指定机型,政府直接跟法国谈价。 这打破了印度军购的老规矩,成亚洲单笔战斗机采购金额最高的项目,也刷新达索单笔订单纪录。 空军高层在德里总部审草案,列数据表,标性能指标,算预算细节。 提案递国防部秘书后,秘书浏览条款,空军解释选择理由:老机队退役急,本土光辉延误,阵风保障现成。 国防部几天后开内部会,财务翼算成本,辩本地化比例。 采购委员会查合同,空军补数据,解释行动表现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伍伍策略-炒股配资网站-正规配资知识网-专业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